仓库场址选择是仓库规划的重要环节,也是物流网络规划的重要内容。仓库场址选择决定企业物流网络构成,不仅影响企业物流能力,还影响企业实际物流营运效率与成本,对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物流战略规划内容。因此仓库场址选择对企业物流系统构建来说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仓库场址选择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小型单一设施的选址,主要根据已有的市场和生产规模来决定,较简单。另一种为综合设施的选址即要为一个企业所属的多个工厂、分销服务中心选择合适的地址,使这些设施的数量、位置和规模达到最优,这是一个复杂的工作。 二、场址选择的程序 场址选择分为三个阶段,即准备阶段、地区选择阶段和具体地点选择阶段。 1.准备阶段 准备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对选址目标提出要求,并提出选址所需要的技术经济指标。这些要求主要包括产品、生产规模、运输条件、需要的物料和人力资源等,以及相应于各种要求的各类技术经济指标,如每年需要的供电量、运输量、用水量等。 2.地区选择阶段 在地区选择阶段,主要工作是调查研究和收集资料,如走访主管部门和地区规划部门征询选址意见,在可供选择的地区内调查社会、经济、资源、气象、运输、环境等条件,对候选地区作分析比较,提出初步意见。 3.具体地点选择阶段 在这一阶段,要对地区内若干候选地址进行深入调查和勘测,查问当地有关气象、地质、地震、水文等部门的调查和研究的历史统计资料,收集供电、通信、给排水、交通运输等资料,研究运输线路以及公用管线的连接问题,收集当地有关建筑施工费用、地方税制、运输费用等各种经济资料,经研究和比较后提出数个候选场址。 各阶段都要提出相应报告,尤其在最后阶段要有翔实的报告和资料,并附有各种图样以便领导和管理部门决策。小型设施的场址选择工作可以简化,并将各阶段合并。 |
三、场址选择的影响因素 1.地区选择应考虑的因索 场址地区选择主要要考虑宏观的因素,由于制造业与服务业对设施的要求不一样,因此要充分考虑不同设施的不同性质和特点。一般而言,地区选择主要考虑以下因素:目标市场情况、供应商分布、交通条件、土地条件、自然条件、政策条件等,以下针对这几种因素加以说明。 1)销售目标市场及客户分布 选址时首先要考虑的就是目标市场即服务客户的分布,不论是制造业还是服务业,设施的地理位置一定要和客户接近,越近越好。因为如果产销两地接近,运输成本减小,会大大降低总成本。还要考虑地区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情况,消费水平要和产品及其服务相适应。例如零售商型配送仓库,其主要客户是超市和零售店,这些客户大部分分布在人口密集的地方或大城市,为了提高服务水平及降低配送成本,仓库多建在城市边缘接近客户分布的地区。 2)资源市场及供应商分布条件 在工业设施选址中,不同的制造行业对资源有不同的要求,如纺织厂应建在棉花产区;发电、食品、酿酒都需要大量用水,必须建在水资源有保障的地区,因此工厂场址地区选择应该考虑主要原材科、燃料、动力、水资源等资源条件。 对供应型仓库而言,应该考虑的因素是供货资源分布,即供应商的分布情况。因为物流的商品全部是由供应商所供应的,如果仓库接近供应商,则其商品的安全库存可以控制在较低的水平。但是因为国内一般进货的输送成本是由供应商负担的,因此有时不重视此因素。 3)交通条件 交通条件是影响物流成本及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交通运输的不便将直接影响配送的进行,因此必须考虑对外交通的运输通路,以及未来交通与邻近地区的发展状况等因素。考核交通方便程度的条件有:高速公路、国道、铁路、快速道路、港口、交通限制规定等。一般仓库应尽量选择在交通方便的高速公路、国道及快速道路附近,如果以铁路及轮船来当做运输工具,则要考虑靠近火车编组站、港口等。 |
4)土地条件 土地的使用,必须符合相关法律规章及都市规划的规定,尽量选在物流园区、工业园区或经济开发区。用地的形状、长宽、面积与未来扩充的可能性,则与规划内容及实际建置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在选择仓库场址时,必须参考规划方案中仓库的设计内容,在无法完全配合的情形下,必要时得修改规划方案中的内容。 另外,还要考虑土地大小与地价,在考虑现有地价及未来增值状况下,配合未来可能扩充的需求程度,决定最合适的面积大小。还有土地征用、拆迁、平整等费用,不同的选址所花的费用也不相同,对我国来说应尽量选用不适合耕作的土地作为仓库的地址,而不去占用农业生产用地。 5)自然条件 在物流用地的评估当中,自然条件也是必须考虑的,事先了解当地自然环境有助于降低建构的风险。例如考虑湿度、盐分、降雨量、台风、地层因素等条件时,有的地方靠近山边,湿度比较高,而有的地方湿度比较低,有的地方靠近海边盐分比较高,这些都会影响商品的储存品质,尤其是服饰或电子产品等对湿度及盐分都非常敏感。另外降雨量、台风、地震及洪水等自然灾害,对于仓库的影响也非常大,必须特别留意并且避免被侵害。 6)人力资源条件 在仓储配送作业中,最主要的资源为人力资源。由于一般物流作业仍属于劳力密集的作业形态,在仓库内部必须要有足够的作业人力,因此在决定仓库位置时必须考虑工人的来源、技术水平、工作习惯、工资水平等因素。 7)社会环境与政策条件 在国外建设仓库时应注意当地的政治环境是否稳定,是否邻近自由贸易区等。政策条件方面是物流选址评估的重点之一,尤其是物流用地取得比较困难的现在,如果有政府政策的支持,则更有助于物流的发展。政策的条件包括企业优待措施(土地提供,减税)、城市规划(土地开发,道路建设规划)、地区产业政策等。现在大多数城市都规划了现代物流园区,除了提供物流用地外,也有关于赋税方面的减免等优惠条件,有助于降低物流的营运成本。 8)其他基础设施 除交通便利外,道路、邮电通信、动力、燃料管线等基础设施是否完善对建设仓库的投入影响很大。 2.对具体地点位置的影响因素 除了考虑上述因素外,在实际决定仓库具体地点所在位置时,还需考虑下列因素。 1)城市的大小 城市的大小将影响交通运输、员工的雇用、劳务设施的利用、工资水平、地价等诸多因素。 2)地价、用地的政策限制与发展 对于土地的使用,必须符合相关法律规章及城市规划的限制。在考虑现有地价及未来增值的情况下,配合用地的形状、长宽、面积与未来扩充的可能性,决定最合适的面积大小。 3)与外部的衔接 对于特定区域内可用的运输方式必须作一调查,加与主要道路的连接是否顺畅、货运公司的多少、大宗邮寄的能力、短程转运的计费方式等。尽量使场址内的铁道能方便地与附近车站接轨,缩短和高速公路的衔接,且不需进行复杂的土方工程。 4)场址周达自然地理环境 场址周边自然地理环境主要指场址地点的地形、地貌、土壤情况、风向及地下水等。如果场址厂区地势不平,则土建施工费用必然大大增加,且新填土质松软,将增加基础施工困难。要考虑风向问题是因为要评估排出废气、烟尘及躁声影响住宅区居民的情况。地下水会腐蚀混凝土及钢材,对地下建筑物及基础有破坏作用。另有江、湖的地方还要考虑防洪的问题。 5)居民的态度 附近居民的接受程度,也会影响土地的取得、员工的雇用及企业形象等。 |
四、场址选择的评价方法 从地区选择到具体地点的选择,影响设施选址的因素有很多,归纳起来,可将这些因素分为与产品成本有直接关系的成本因素以及与成本因素无关的非成本因素两大类。成本因素可以量化也可用货币来表示;非成本因素与成本无直接关系,但能间接影响产品成本和企业未来的发展。这些因素的分类如下表所示,可作为选址评价的指标。因此,设施场址选择评价方法,可分为成本因素评价和综合因素评价两大类。 1.根据成本因素的评价方法 本文只介绍几种既简便又实用的方法,以便在短时间内就能得出初步的结论。对于需要精确分析的,可再由计算机计算。常用的方法有盈亏点平衡法、重心法、数值分析法等。 1)盈亏点平衡法 这是工程经济和财务管理中的基本方法,在选址评价中可用于确定特定产量规模下,成本为最低的设施选址方案。它建立在产量、成本、预测销售收入的基础之上。 |
2)单一选址地点的重心法 重心法是将物流系统纳资源点与需求点看成是分布在某一平面范围内的物体系统,各资源点与需求点的物流量可分别看成是物体的重量,物体系统的重心将作为仓库地址的最佳位置。具体过程如下。 设在某计划区域内,有n个资源点和需求点,各点的资源量或需求量为wj(j=1,2,…,n),它们各自的坐标是(xj,yJ)(j=1,2,…,n)。该网络如下图所示。 现计划在该区域内设置一个仓库地址,设该仓库地址的坐标是(xd,yj),仓库地址至资源点或需求点的运费率是aj。根据求平面中物体重心的方法,可以得到 - - 将式(2—1)代入数值,实际求得的(x,y)值,即为所求得仓库位置的坐标(xd,yd)。 但重心法有如下假设条件:①需求集中于某一点;②不同地点仓库的建设费用、营运费用相同;③运输费用跟运输距离成正比;④运输路线为空间直线距离。 |
3)数值分析法 必须指出的是,通过上述方法求得的仓库地址坐标还不是最优的,因为求的是地理坐标加权平均值,它没有考虑设置一个仓库地址后现有资源点和需求点之间将不再直接联系而要通过该仓库地址中转,运输距离将发生变化,从而运输成本也将变化。所以必须再利用数值分析法将以上方法加以如下优化。 数值分析法的基本思路是按运输费用最小原则来选址,并对候选位置不加限制,因此具有比较大的灵活性。 上述研究表明,用迭代方法进行仓库地址选择的关键是给出仓库地址的初始位置,本文中将各个资源供应点或者需求点的地理重心作为初始地点;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选用任意初始地点,还可以根据各供应点或者需求点的位置和物资的需求、供应量的分布状况选取初始地点。初始地点的确定方法是可以完全不同的,没有一般的确定初始地点的统一规则,但根据地理位置中心来确定初始地点的方法还是比较可取的,它可以减少计算量,降低盲目性。 关于建立在重心法基础上的数值分析法,尽管理论上能够求得比较精确的最优化结果,但是在现实的工作中,却不一定容易实现。首先,在精确的最优化解的位置上,由于其他因素的影响,决策者考虑其他因素后,有时不得不放弃这一最优化解的结果,而去选择现实中满意的其他方案,如最优解的位置落在如高山或河流湖泊之中。其次,在该模型中将距离用坐标来表示,这样就把运输费用看成是两点间直线距离的函数,这一点与实际是不相符的,虽然可通过在距离计算公式中增加一个调整系数来加以修正,但系数的合理选取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
2.根据综合因素的评价方法 设施选址时经常要考虑诸多成本因素,还有许多非成本因素,达些非成本因素难于用货币和成本来衡量。当非成本因素在选址中占有重要地位时,就要用综合因素的评价方法,常用的有以下两种方法。 1)分级加权评分法 此方法适合于比较各种非经济性因素,由于各种因素的重要程度不同,需采取加权方法,并按以下步骤实施。 (1)针对场址选择的基本要求和特点列出要考虑的各种因素。 (2)按照各因素相对重要程度,分别规定各因素相应的权重。通过征询专家意见或其他方法来决定各因素的权重。 (3)对各因素分级定分,即将每个因素由优到劣分成等级,如最佳、较好、一般、最差,并相应规定各等级的分数为4、3、2、1等。 (4)将每个因素中各方案的排队等级系数乘以该因素的相应权数,最后比较各方案所得总分,总分数最高者为人选方案。 例 对某一设施的选址有K、L、M、N四种方案,影响选址的主要因素有位置、面积、运输条件等8项,并设每个因素在方案中的排队等级为A、E、I、O和U5个等级。现设定:A=4分,E=3分,I=2分,O=1分,U=0分。 解 各原始数据及评分结果如下表所示。 应用此方法的关键是对各因素确定合理的权数和等级,应该征求各上级管理部门的意见,并取其平均值。 |
2)因次分析法 这是一种将各候选方案的成本因素和非成本因素同时加权并加以比较的方法,其实施步骤如下。 (1)研究要考虑的各种因素,从中确定哪些因素是必要的。如某一选址无法满足一项必要因素,应将其删除。如饮料厂必须依赖水源,就不能考虑在一个缺乏水源的地方选址。确定必要因素的目的是将不适宜的选址排除在外。 (2)将各种必要因素分为客观因素(成本因素)和主观因素(非成本因素)两大类。客观因素能用货币来评价,主观因家是定性的,不能用货币表示。同时要决定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的比重,用于反映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的相对重要性。如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同样重要,则比重均为0.5。即X=主观因家素比重值,l—X=客观因素的比重值,0≤X≤1。如X接近1,主观因素比客观因素更重要,反之亦然。X值可通过征询专家意见决定。 (3)确定客观量度值。对于每一可行选址,可以找到一个客观量度值OMj,此值大小受选址的各项成本的彩响。其计算式可表示为 (4)确定主观评比值。各主观因素因为没有量化值作为比较,所以用强迫选择法街量各选址优劣。强迫选择法是将每一选址方案和其他选址方案分别做出成对的比较,令较佳的比重值为1,较差的比重值则为0的方法。此后,根据各选址方案所得到的比重与总比重的比值来计算该选址的主观评比值Sik 。用公式表示为 |
读过这篇文章的人还读过:
4006199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