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绍:姚居汭 IT168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原中国航天部信息中心副主任。参与航天部计算机系统研发和管理30年,领导组建“航天信息中心”,作为责任编辑1995年曾参与过“Internet参考大全”五本(英译中)书物译校、编辑。参与过大型画册“叱咤风云”的翻译工作(描述风云二号卫星研发过程——供收藏用)。
需求是发展的动力,落实应用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这个观点,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而任何一种新技术的产生又都是以某种理念为先导的,从理念到产品是靠技术来进行对接的,对接过程中还需要等待许多基础环境,如各种基础标准的制定等条件的支持,因而从理念到产品的过程所经历的时间长短对于各种产品也是各不相同的。
具体到ERP,它也曾经历了从理念到产品的发展历程,只不过它的这段过程稍长了一点,而且,之前也很少有人提及ERP的理念和它的起始时间。正因为如此,本人在此撰文,试图以自己的一段亲身经历来填补上关于ERP理念起源的这一段空白,还它以历史的完整。
ERP前身应当是MRP,因为它俩实际上是同一类技术/产品,而MRP在先。是二十世纪末PARTNER确立了ERP这个名词的历史地位的,从那以后ERP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同时ERP产品也在信息市场上红火了起来。但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企业对信息技术应用需求的不断提高,ERP在信息化应用中的某些弱点也日益凸显出来,以及新理念的出现,用中心理念可以把ERP等技术融合起来(如SOA理念架构的协同应用软件系统)所形成的新产品,可以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为用户更好服务的时候,GARTNER于2005 年初的报告又断言说ERP已发展到了它的由胜转衰期。我认为,这个判断对ERP市场是一盆瓢冷水,但是ERP在信息化历史上所起的重要作用是丝毫不会受影响的。相反,这个消息反而会更加激起我们对ERP的历史作用的肯定。
大凡新技术应用多是从军事应用开始的,ERP理念的出现据我判断是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中期,即1955年左右,那时候正处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世界两大阵营冷战时期,美国当时创造性的使用了一种据说是最先进的很严密、很有效的综合计划管理技术,从而使它的“北极星”导弹研制计划提前四年完成了任务,这就使得他在军备竞赛中,不仅在这项技术领域的发展上赢得了四年宝贵时间,并取得了优势地位。几年之后,我不仅有幸较为详细的了解了这项管理技术的细节、并且还亲自实践了这项管理技术的应用,通过实践更使我对这项管理技术的先进性深信不移。ERP技术确立后,我把当时那项计划管理技术的内涵和ERP的实质进行了仔细比对后发现,两者实质上是一回事,只不过前者是对ERP管理技术理念实施的手工作业,后者是对该理念实施的计算机软件作业。虽然两者的作业效率简直无法相比。但我坚信两者的作业方式虽然不同,但实施的是同一个东西。
ERP理念进入中国是在1964年,当时我刚刚完成了我国首枚自行设计的东风2号弹上计算机重要部件的设计任务,领导又交给了我一项新任务,就是让我学习计划管理,当我基本入门了计划管理技术之后,紧接着给我的具体任务就是对一项新的管理技术进行试点。就是让我试用上述的美国管理北极星导弹研制计划的先进管理技术,用来管理我们自己的"50501机"(一台模拟计算机的代号)的研制,这当然是一庄苦差事。当时我用了几整张粘接起来的大纸,有时贴在墙上,有时平铺在一间大屋子的地上,用圆形,方形,菱形,六角形等等各种图形符号表示不同的作业项目和作业结合部(如部件组装,联调等)以及各职能业务科室(如财务,物资,器材,仪器设备等各工作保障部门),用横坐标标示时间,用纵坐标标示各作业项目及各业务科室,外协单位,并用各种线条把它们穿插联系起来。最后构成了这幅图表的结构和内容,虽然很粗糙,但是它基本上可以很清晰的看得出,其中包含有当今ERP所涵盖的一些主要模块内容,如作业流程管理、财务管理、物资供应和库存管理、外协与客户关系管理等,每天用这张图检查督促作业进展情况,在其中“抓短线”,找问题,呈请领导决策(抓短线本身就是提供决策依据)。在以上诸多工作中,最核心的工作是“抓短线”。这就是当时手工作业实施ERP理念的特点。所幸的是,当时是处于计划经济管理时期,又有军队体系的管理体制以及通讯、运输和物资器材保障环境的支撑,虽然手工作业十分艰苦,但到最后50501机的研制工作还是按照预定计划一天不差的完成了。
还由于有了军用级元器件的可靠性作保证,虽然那台模拟机是分立元件、自行设计、又是完全用手工焊接建造起来的,但那台模拟计算机的质量表现却十分突出,它不仅工作稳定可靠,而且与国外进口的数台AD-10型模拟计算机混合连接运行了数年,曾经圆满完成过数次航天型号设计仿真任务,但从未出过质量问题。该项目除了当年获得所里奖项之外,后来还获得了第一届国家科技大会集体奖。
本文最后一段的描述,除了进一步说明了ERP概念当时在我国的应用试点情况之外,更重要的还记载了我国一直很重视引进和推广国外先进的管理技术这个事实,这才是我们最最永远值得继承和发扬光大的传统精神啊!
读过这篇文章的人还读过:
4006199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