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一、为什么所有人都可能成为领导者? 企业转型也好,发展也好,其中一个核心要素是领导者。领导者是近几年比较受关注的话题,其实是谈领导力。领导力为什么非常重要,是因为它具有一些其它管理...
>
一、为什么所有人都可能成为领导者?
企业转型也好,发展也好,其中一个核心要素是领导者。领导者是近几年比较受关注的话题,其实是谈领导力。领导力为什么非常重要,是因为它具有一些其它管理无法替代的功能。
第一,能够坚定信心。在转型中,如果你不坚定信心,那就没有办法面对巨大的调整。
第二,保证组织的高效运转。我们常常说管理者或者领导,他具备的功能,不是说他卖了多少个产品,或者生产出多少个产品出来,更大程度上是说他是否可以组织很多人能够在一起高效地工作。
第三,在危机中他给大家希望。有些人一直问我说“什么样的领导是好领导”,我说永远能给大家带来希望,这就是最好的领导者。
那么领导者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培养的呢?我们在小的时候看一个孩子会说,这个人长大了会当领导者,但是事实上,所有的人都可以成为领导者,因为领导者其实是一个不断历练的过程,如果没有经历过很多挑战,哪怕他天赋异禀,可能领导者的能力也不会被释放出来。但是当你愿意去坚守,愿意去坚持,愿意去默默地追求这个目标的时候,领导者的魅力和能力就会被释放出来。
就像我自己常常说,我去走戈壁,然后才爱上玄奘。我以前比较喜欢孙悟空,在走戈壁的时候让我懂一个道理:哪怕只有一个人,只要坚持你的目标,一直不放弃,你就可以推动人类的进步。领导者的核心定义就是你能影响别人去做你想做的事情,让更多人追随。如果是这样的逻辑,就可以不断地训练自己,不断地坚守,领导力也就被锻造出来了。
二、新常态下企业战略转型如何突破?
2013年的5月底我到新希望六和,在进入公司的时候,其实就是一个标准的职业经理人,也就是说我必须承担绩效,这是一个明确的责任担当,整个公司的绩效也要落到我身上,由我和共同的班子一同去承担。
当时很多企业正面临行业的调整、市场的变化、行业产能的过剩、整个大的经济环境的调整以及增长方式的改革的时候,新希望六和也不例外地都要面对,所以我们才遭遇到在它过去三十年发展的历史当中,最困难的一年。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做的努力是非常多的,我们把这三年或者未来再做三年称之为转型之年。在这转型之年里,如果要调整落后的产能,就必须知道这个产业的发展方向,所以我个人我个人根据整个产业做了一些判断,要求新希望六和从一家饲料公司转向食品供应商,其实这是一个战略上的巨大转型。
但是战略转型的实现必须靠组织,如果没有组织的调整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又开始推动组织转型。战略转型和组织转型双转型调整下,我们重新探讨在中国市场和国际市场中的地位,所以就有了全球化战略。
在整个全球化的推进过程中,又要讨论怎么去拥抱互联网、怎么面对新技术、一个传统企业怎样具有互联网属性,所以我们就有了“新希望六和+”这样一个拥抱互联网属性的战略安排。这所有的一切,其实都会有两个最重要的基础,一个是文化,一个是人。
如果在文化上不能够根植到每个人的内心,调整是无效的。如果员工没有能力的提升,没有对变革和转型积极的拥抱,不能上下统一,转型也一定不能成功。
所以从战略转型到组织转型,到对产业价值的理解,到全球化,到拥抱新技术,到文化跟人的调整,我们做了多个维度的巨大的调整。比较幸运的是,我们不仅仅调整了,而且业绩也保持了增长。到今天,可以很高兴地看到,这家公司走在了良性发展的道路上。
三、职业经理人如何实现有效沟通?
作为一个职业经理人,企业对他的要求其实是很明确的,第一,他必须做出业绩。我跟很多人讲,不要太在意你是总裁或者总经理,唯一要在意的就是要用业绩说话。第二个其实蛮重要的,他能够跟董事会或者老板达成共识。所以我当时跟刘永好董事长之间,在重大问题上都会明确地沟通,然后无论做任何的调整,都会很清晰地告诉他,沟通完之后,他也会很明确地坚定地支持。
四、企业推行“家文化”可能面临哪些问题?
很多人知道我的观点,我不是特别强调“家文化”,因为中国文化的特殊性,我们总是希望领导像父母,同事像兄弟姐妹,但是这样的观点和追求,会带来一个问题,就是不谈绩效、不谈原则、不谈规则,所以我是一直坚持公司不应该是个家。
但是很多企业比较强调家文化,这就要看“家文化”是在什么背景下来谈。如果说是在一个共同的治理结构、意识规则和遵守公司制度安排前提下,谈“家文化”我是比较赞赏的,因为这是在表明管理者对员工的关心。
但是如果说我们在谈到“家文化”,是不顾规则,只谈亲疏远近,只谈感情,那我是反对的。所以如果按照治理和规则谈管理,然后再来谈对员工的呵护和关爱,这就是一个比较好的企业。
五、民营企业如何实现代际传承?
在中国,大部分的民营企业都成立于20世纪80年代,所以近年来它们可能都会遇到第一代领导人往后退,第二代要上来的节点。另外一个原因是消费人群变了,所以也更需要第二代上来。
代际的传承,在全球其实都是很受关注的话题,就像当时乔布斯离开的时候我们非常关心苹果,然后比尔·盖茨离开微软的时候我们非常关心微软,其实都是一样的。
这里的核心问题有三点:
第一,组织的可传承性
在讲企业传承或者组织传承的时候,我们知道,核心应该是靠组织而不是靠个体。但是,我们会发现,一个好的企业组织之所以具有可持续性,领导人一定是最重要的那个因素。如果组织的可传承性被很好地设计,不论是一代、二代,还是三代其实都可以顺利地传承下来。因此,在组织的可传承性当中,治理结构和制度安排尤为重要。
第二,信任
为什么很多企业家传会传位给自己的孩子?我本人也蛮支持这个选择,原因就是信任程度不需要再去建立。中国文化有一个挑战最大的地方,也是我自己做组织管理研究觉得难的地方,就是陌生人的信任关系很难建立。
不建立信任就没有办法去做传承,因为传承必须在信任下前提下实施,才能够充分授权继任者去做创新。我一直强调说,传承的本质是继承发扬,如果说只是“传”,没有创新和发扬,就传不下来。所以企业家、家族之间的传承的好处,就是信任不需要额外再做。而如果需要职业经理人来传承,那就必须要有信任的安排。
第三,传承当中遇到的挑战,就是外部环境的变化
以前的传承会容易做一点,是因为外部环境相对稳定。比如说做家电,可能可以一直做。但是今天就必须做消费类电子,公司的业务也不再只是家电。然后消费类电子可能也不够,必须做智能的数字化产品。技术的发展其实是对企业的能力、文化、战略都有要求,这时我们就会发现传承很难,因为外部的条件增加了难度。
所以,做好代际传承,首先还是要学习,要知道外部的变化,要对环境判断进行重构。其次,公司要去做有效的制度安排、组织安排。有了组织的安排,再把制度体系完善,包括信息化等一系列系统建设。我们在判断一代企业家和他的子女的传承成功率比较高,还是职业经理人的成功率更高时,问题的核心在于考察组织的可持续性、企业信任的文化和对管理者对外部环境的理解和适应能力。
六、职业经理人如何与老板建立信任?
职业经理人建立信任的方法很简单,第一,拿业绩说话。明确地把业绩做出来,就可以提高企业对你的信任程度。在中国来讲,比如说美的就是职业经理人来接班,业绩做得非常好,信任建立得也很自然。
第二,跟老板进行完整的信息沟通。一定要让老板了解到所有信息,信息沟通会让彼此建立很好的信任。
第三,更重要的是跟老板建立一种有效的工作模式。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