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管理不利于企业创新 是时候建立新的管理体系了
作者:admin;更新时间:05-16 14:23
核心提示:> 未来,每家价值型企业都需要建立起两套管理体系。在传统管理体系之外,还需要建立起一套创新管理体系。同时,价值型企业还需要为这两套体系予以不同的目标和考核。 为什么需要着手建立起创新管...
>
未来,每家价值型企业都需要建立起两套管理体系。在“传统管理体系”之外,还需要建立起一套“创新管理体系”。同时,价值型企业还需要为这两套体系予以不同的目标和考核。
为什么需要着手建立起“创新管理体系”?
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的发展,更多的人类工作将被机器解放,商业世界的竞争将逐渐进入“创意竞争”时代。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与伦理学教授杰瑞·卡普兰甚至认为,不久的将来,人类再也不用劳动,因为人工智能在自动化作业、自动驾驶,合成智能、执行能力等诸多方面的优势明显大于人类。届时,人类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必然会再次提升,成为价值型企业长期竞争力的核心指标之一。
新的环境也要求企业实现一个内在的跨越:从不思考创新,到关注和主动创新。这个看似遥远的场景,其实在连接科技紧密、充分市场竞争的互联网市场上已有所体现:
一方面,我们常常看到某互联网企业可以凭借一个创新产品实现快速的崛起,例如QQ之于腾讯、淘宝网之于阿里巴巴、iphone之于苹果等等,一次又一次体现出创新在市场竞争中的重要性;
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很多企业因为对于持续创新能力的不足而惨遭市场淘汰,例如我国的很多门户网站、团购网站、搜索工具、O2O企业也曾风光一时,但是却在持续激烈竞争的市场上很快滑落。
因此,与传统行业相比,互联网行业充满着创新活力,互联网内的行业领导者看起来更加战战兢兢。
科技革命改变了全社会的创新环境,公共空间内的创新创业服务生态日趋完善,脱离一个组织而实现创新、创意、创造的门槛极大降低,每个人都可以更加便捷的展开创新活动。此时,企业内部如果没有相应的挖掘、孵化、捕捉创新的体系存在,每当机遇到来,“创新”与其“承载者”会非常自然而顺滑地流转到公共市场空间当中,去谋求成长。
例如,以海尔、华为、阿里、腾讯等为代表的许多大企业纷纷转型成为服务创新创业的生态系统,为全社会和内部员工提供开放平台以及包括数据、工具、资金在内的各式各样的创新支撑服务;而很多地方政府也在大力推出各类优惠政策,并主动培育当地的孵化器、产业园、创投基金等等创新创业服务生态。据科技部数据显示,每年累计从各类孵化器毕业企业数量从2011年的39562家上升为2015年的74838家,2011年累计上市毕业企业187家,2015年累计上市毕业企业则跃升至812家;企业毕业当年被收购兼并的案例从2011年的93家增加到2015年的563家。
创新管理与其他经营活动的管理理念大不相同。作为一种高水平的人类商业活动,创新的孕育、激发、实现与爆发都有着其自身的规律。人们熟知的管理理念是伴随制造业发展而逐渐成熟,并经过检验后扩展衍生到更多的企业经营流程之中,这种管理理念基于制造业工作程序的分解和生产绩效的考核,对于避免员工消极怠工、提升员工操作效率、及时了解工作进度有很大的帮助。
但是,这种经典科学管理法对于创新活动似乎并不适用:因为创新往往发生在原有体系之外,并且需要一定的环境和时间的孕育。此时,不恰当的规定和考核不仅不会孵化出有价值的创新,反而扼杀创新。
例如,诺基亚有着一套高效率的成本控制体系,凭借着极低的成本和丰富多样的造型设计,诺基亚赢得了市场,曾经一度是全球手机市场的霸主。但是,“成本控制”在诺基亚的后期被固化为习惯,为了控制成本,诺基亚拒绝使用高成本的触控面板,从而被冒险的苹果实现了超越。
再例如,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索尼分子公司总经理要“对投资承担责任”,而且投资的ROI不得低于10%,这就使得他们不愿意投资风险大但是对未来很重要的技术和产品,而更愿意做那些能够立竿见影又没有多大风险的事情。由于索尼引入这种赚了小钱、误了大事的美国式的绩效主义,从而扼杀了索尼的创新精神,最终导致索尼在数字时代的失败。
“在传统机械型组织里,一个‘异端’的创新,很难获得足够的资源和支持,甚至会因为与组织过去的战略、优势相冲突而被排斥,因为企业追求精准、控制和可预期,很多创新难以找到生存空间。”马化腾在文章中曾如此阐述。
创新管理体系的建设,对于大多数没有相关经验的中国企业而言,仍是无意识的。从历史轨迹来看,中国建国前几十年的发展完全忽视了市场的力量,创新体系是以体制内的科研机构为主体,由国家财政供养,与市场有着极大的脱节。数据显示到2012年,中国也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研发投入国,其中大约70%的研究与开发经费来自政府,并且存在着研发投入漏损严重的问题;而在美国、日本和德国则是由工业界负责70%以上的研发支出,工业界会更重视根据市场需求来开发新技术和新产品,这样的研究与开发更具有商业实用价值。
80年代以来,改革开放以及确立市场经济,中国民营企业为发达国家品牌商做代工和市场拓展,虽然培育起市场嗅觉、实现了快速崛起,但是民营企业在核心技术、工艺水平、营销能力、品牌积累等高附加值的环节却一直难以突破,创新者寥寥。
不可否认,目前中国绝大多数企业仍然集中在低端制造加工领域和低端商贸流通两个领域,迫切需要创新实现产业升级,建立起更强的全球竞争力。日前,兰德公司发布的中国的专利与创新报告指出,中国申请的很多的专利并不具有技术或者经济价值,一部分的专利并不能引领创新。
虽然当前一些企业主和经理人在口头上在不断的强调创新,但创新的诸多“要素”在企业内的流动非常受限,绝大多数企业却仍然不能进一步真正实践创新战略。
例如,“市场机遇”就是要素中的一项。我们知道,每当巨大的市场机遇出现,一定能够极大的激发创新意愿,“机遇集”的出现是创新发生的核心条件之一。
纵观我国的前几次创新创业浪潮,不论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二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等制度松绑,还是移动通信、互联网等全球科技浪潮的到来,均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机会,而众多创新创业者率先抓住机遇,也实现了巨大的人生飞跃。
过去,很多民营企业捕捉“市场机遇”的工作是“老板”和极少部分“经理人”来做,而传统管理体系中基层员工考核非常具体,被要求专注手头工作,不能“僭越”。
但是,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市场信息的流动大大加速,大多数企业高层反而与市场、产品距离越来越远,其实并不能够很好的完成捕捉市场机遇的工作;另一边,员工在一线工作中往往能够很强烈的感受到市场机遇的出现,但是受制于等级制度和绩效考核机制,员工对于捕捉创新机遇并无主动性,往往选择甘于现状,或者干脆选择离职创业。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
Tags:经典 典管 管理 理不
读过这篇文章的人还读过:
纳基德(上海)国际贸易选择德米萨通用软件一体化管理省时省力省 ...
企业能否推行BYOD受到CIO关注
美容院应该如何做商家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