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企业信息化的深入应用,国内信息化成功案例的增多,企业对信息化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进行信息化建设的企业越来越多,但真正全面成功的企业并不多,企业往往是只上财务或供应链、OA等,或者上了多个系统,系统与系统间数据不能有效交互、无缝联结,出现多个大小不等的信息孤岛,只有少数企业信息化应用全面、效果明显,我认为这一方面在于做好一把手工程的同时,选型前做好整体规划,注意细节问题,我总结了五点需要注意。
1、目标定位关
企业在实施信息化过程中常常以目前某个企业中的部分业务需求做为需求,以个体的眼光去选择产品,满足需求的软件会很多,但能够适应未来功能模块扩展的软件会很少。软件选型应是“定位今天,着眼未来”。笔者在某个集团曾遇到这种问题,集团的需求是仓库信息化,简单讲就是仓库进销存管理系统,目前国内做仓库管理的软件大大小小的都有,基本都能满足企业当前信息化要求,而且有多种解决方案,一种方案是将集团理解为一个独立单位,建立一个帐套,下属企业的仓库为分仓,这样的产品如用友的U8、金蝶的K3都可以,可以变向解决仓库集中管理的问题,实现数据的多维度查询,这种软件非常多,价格较低,但未来财务系统多个公司多个帐套,仓库管理与财务系统不能在集团层面进行对接;另一种,选择集团信息化平台,建立集团业务、财务一套帐模式,独立单位独立仓库,单位与单位仓库间实现数据共享,单位仓库与财务数据流一体,在集团层可实现多维度的多单位仓库、财务数据的查询、汇总、分析,这样的产品国内就比较少了,价格较高。如果从企业未来信息化的角度考虑,选择第二种方案是最佳方案,但企业前期在选型时,是否充分考虑了企业未来信息化平台统一的问题,如果没有,那他只会看到第一种方案,而且花钱少、短时间内见效,但未来两到三年后,就会出现令企业头痛的问题,第一次选的这个仓库管理软件扔掉吗?第一次实施信息化时,实施的艰难及领导的亲历,几个月终于顺利上线了,难道企业前期的资金、人力投入就这样扔掉,难道企业的信息化就是这样反反复复的进行才是信息化。所有的这些问题只出在一个地方,信息化没有把眼光放到整个企业信息化层面上进行定位。造成后续信息化产品接口上线出现难以逾越的障碍。
2、需求关
信息中心把握信息化的整体需求及技术要求,整体需求指的是系统与系统,模块与模块间的数据如何传递、关联,如何与第三方系统接口,总体系统规划等;技术要求指开发语言,数据库平台,c/s、b/s,系统的开放性、拓展性等等。
业务部门负责具体的业务需求。许多企业的业务部门总认为信息化是信息中心的问题,与我无关。信息化是一种管理的手段,是一种工具,而应用工具的对象是人,软件工具解决的目标是业务,只有业务部门才最具备资格提这种要求。业务环节的需求要全面,对于非常规业务、特殊业务必须提出来。这必须要求软件所涉及的所有业务环节主要业务人员参与,从个体及共体多角度出发,提出需求。
3、产品关
对能够满足企业需求的软件产品要做到心中有数。无论是软件的功能、开发平台、优缺点都要做到心中有数,不要随意听信软件供应商的商业言论,要从用户及技术的角度去发现。记得在一次讲解产品的过程中,笔者利用中间的休息时间,简单与供应商聊了起来,随意看了一下他们的后台代码,几乎全是ASP的文档,与供应商所鼓吹的.net平台相差甚远。做技术的都知道,用ASP写的文档是明文的,其中的代码都是开放的,任何一位懂点技术的都知道ASP简单易学、漏洞多、易受破坏、攻击,.net是微软主推的开发平台,其中就很好的将代码编译为dll文件,做到了合理的加密,相对安全。结果可想,ASP的这一家不会在客户的目标范围之内。
4、考察关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用户的实际应用效果才是软件功能的真实体现。目前通信技术发达,我们除了亲历现场参观,还可以通过网络、电话等多种通讯方式了解用户的实际应用状况。看客户,既要看成功客户,也要看失败客户。参观典型客户,有两方面的用意:第一、了解供应商的软件是否真的适合我的需求;第二、汲取先行者的经验,降低实施的风险,少走弯路。
5、合同关
企业往往依据标书进行产品的选型,但标书的内容过于庞大,未对价格之类的要素进行描述,这些信息我们常在合同中进行规范,所以合同签定合适与否,关系着企业钱花多、花少的问题。签定合同时,对相关的软件模块、实施周期、实施过程中为适应用户需求所进行的二次开发,本系统与原用户所使用的第三方系统的接口问题,免费服务期等等所有的这些都需要明确,这些往往都是软件商后期用来张口要钱的理由。
核心关注:拓步ERP系统平台是覆盖了众多的业务领域、行业应用,蕴涵了丰富的ERP管理思想,集成了ERP软件业务管理理念,功能涉及供应链、成本、制造、CRM、HR等众多业务领域的管理,全面涵盖了企业关注ERP管理系统的核心领域,是众多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首选的ERP管理软件信赖品牌。
读过这篇文章的人还读过:
4006199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