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化特征一直是ERP选型的切入点。那么作为传统的制造业来说,有什么特点,又该如何对ERP系统进行选型呢?
一、排程成为ERP选型的关键
企业如果要上生产排程模块,那么如何来判断这个模块是否适合企业,有如下几个建议:
一是企业要立足于现有的生产排程需求,最简单的检验方法,就是将企业最近一个月的订单输入到ERP系统中去,然后让系统排一次,看看结果能否满足用户的需要。当然,这可能比较花费时间,但是可以帮助企业用户判断排程模块的功能是否能够满足企业的需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二是要企业的排程与生产管理人员与对方的实施顾问面对面进行交流。项目管理员可能不怎么熟悉排程这一模块。在跟对方交流的时候,会被对方一流的口才弄混了头。所以在选型的时候,生产排程人员应该出面跟对方进行"对质",以判断实施顾问是否有这方面的实际工作经验。如果没有,那么企业最好在签订合同之前,要求更换顾问。至少要求对方在实施生产排程模块的时候,采用具有相关经验的实施顾问。这有助于企业在实施排程模块的时候,少走弯路。
二、生产成本的核算为切入口
对于制造企业来说,生产成本的核算也是一大难点。比起流通领域来说,制造企业生产成本的核算要复杂的多,在ERP系统中生产成本的核算有如下几个难点。
一是计件工资的核算。对于生产车间的人工费用来说,其往往采用的是复合工资。即首先要保证最低工资。如果计件工资低于国家规定的最低工资,则以最低工资为准。如果高于最低工资,则以计件工资为准。同时计件工资其数量来自于其他模块。如实际完工的数量等等 .所以采用计件工资的情况下,人工费用的核算也有一定的难度。现实的情况下,能够实现在ERP系统中进行计件工资核算的ERP软件并不是很多。而能够将这个模块使用的好的企业,更是少之又少。企业如果有计件需求的话,这在选型中也是需要关注的地方。
二是成本的细分。生产成本可以分为材料成本、人工费用、制造费用等等。其分类不同,用途也不同。如对于外贸生产企业来说,其报关只需要材料成本。在实施的难度上讲,人工费用与制造费用的核算比较简单。一般都是月底的时候,财务给出总的人工费用(计件工资除外)或者制造费用,然后根据一定的规则在当月的完工产品中进行分摊。有些企业甚至就是在材料成本的基础上乘以一定的比例,就当作是人工费用与制造费用了。而材料成本的统计,又有先进先出、移动加权平均、月加权平均等方法。为此在选型的时候,需要关注企业现在所采用的成本核算方法,在ERP系统中能否实现。特别是企业如果采用的是比较简化的核算,那么需要考虑系统能否支持这种核算方法。
三、企业生产产能的限制
在考虑生产计划或者物料计划的时候,有两种方式。一是不考虑企业生产的产能,即不考虑企业设备、人员的限制,这叫做无限产能计划。二是需要考虑生产的产能,也就是说,在安排生产与物料计划的时候,会考虑企业实际环境的限制。这两种不同的方式,其产生的结果往往会有很大的差异。
如按照无限产能得出来的生产与物料计划,其前提条件是企业有足够多的设备与人员能够完成订单。而按照有限产能的话,在安排生产计划与物料计划时,会考虑企业实际的生产能力。如一条生产线可能只有100套日产量。则在无限产能的情况下,只考虑到料情况。即使订单需要日产量300套,其也认为可以满足的。故在无限产能的情况下,得出来的生产计划与物料计划会跟实际有比较大的出入,而且还会增加企业的库存。而如果采用有限产能的话,则需要考虑生产线的能力。如果生产线能力不足,则会延迟生产计划与物料计划。故在有限产能的计划模式下,得出的生产计划与物料计划,才会于实际相符合。
企业在选型之前,需要确定自己所需要的模式。如果企业现在手工排生产计划与物料计划的时候,考虑到了企业产能的限制。那么显然在选型时,也需要将这个因素加入进去。否则的话,系统最后得出的结果不但不会帮助企业改善工作效率,而且还会误导企业用户。这是得不偿失的。
从ERP角度来讲,生产管理是一块比较复杂的内容。无论从技术还是从实施上,都会有一定的难度。而恰巧这也是制造企业所必需的内容,是其管理的难点。故企业项目管理员在选择ERP的时候,就要以生产为核心进行选型,才能够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读过这篇文章的人还读过:
4006199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