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利多销作为种营销手段,它既能使商家品尽快进入买方市场、产生综合效益,又能促进生产、加速资金的周转速度。
在中的经济发展还不够成熟的时候,薄利多销确实很流行。商家品种类少,大的商家品都样,那就只好买便宜的。所以薄利多销有它的适用环境,那就是商家品同质化严重、替代品少。
前几天拼多多的新闻闹得沸沸扬扬,它就是采用了薄利多销的原则,虽然拼多多的名气打开了,但是名誉度≠美誉度。
在拼多多里面,有五块钱的牙膏、十块钱的裤子、三十块钱的羽绒服,绝大多数的用户来自三四线城市,他们的消费能力相对较低、对价格敏感,拼多多就是依靠着这类人群发展起来的。
但是薄利多销的后果呢?假货横行、市场混乱。薄利多销要严格把握生产成本、物流等环节,还要有足够大的销量支撑这个体系,但是拼多多目前并没有这样的实力。
在实际的门店经营管理中,这种原则常常用在以下场景:
01当商家品的销售进入低谷期,用薄利多销刺激顾客消费,清理库存。
02当商家品已经更新换代、被市场淘汰的时候,用薄利多销大程度地保本、减少损失。
03当市场趋于饱和的时候,通过薄利多销增加竞争力,争夺同行资源。
04当新商家品刚刚上市的时候,要薄利多销的形式打开市场,提高知名度。
05当商家急需资金周转的时候,薄利多销能快地回笼资金。
发现了吗?薄利多销是商家的无奈之举,也是营销手段中的下策。它伤害的不仅是卖,还有买。
相同的杯子,有的店卖50,有的店卖30。价格越低、销量越好,这样的价格战打到后,既扰乱了市场规律,又加剧了同行矛盾。商家赚不到钱不说,还导致了假货的流行,后受伤害的还是消费者。
做生意要想健康经营,就必须依靠利润,所以薄利多销是不可取的。那些忠诚的老顾客,不是因为商家品的价格便宜,而是认同商家品的性价比以及对服务等附加值的体验。
时代发展到今天,商家品种类应有尽有,吃不起牛肉,可以吃鸡肉。吃不起鸡肉,还可以吃猪肉。在可选择性增加的时候,顾客会选择他认可的、性价比高的、真正物有所值的东西。
纵观整个市场,越是卖的好的商家品,越是厚利的。海尔的空调、SK-II的神仙水、迪奥的口红,他们都是质量好、销量高,同时又利润空间大的商家品。
直依靠薄利多销的商家,要怎么摆脱这种困境呢?那就是通过差异化、创造附加值,从而提高竞争力。
、特性
商家品特性的背后,是顾客利益,利益的背后,则是需求。商家要抢占哪个特性,取决于哪个特性没有被对手占据、某个特性的稀缺性。
二、品牌
品牌的力量会让顾客充满了安全感,20块钱个的肯德基汉堡,比路边上5块钱个的汉堡卖得更好,这就是品牌的价值。
三、更新
如果个商家品直在更新,说明了什么?说明它的销量和需求量迫使它必须不断完善,带来更多的销量,迎合更大的市场。我们要清楚,市场上卖的好的产品不是薄利多销,而是厚利多销的产品。
读过这篇文章的人还读过:
4006199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