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要说最早的社交电商,就是那些依靠微博爆发的网红们,他们通过“晒日常穿搭”“测评心水好物”等吸引粉丝,打造自有流量中心,通过偶像效应来卖货。
后来出现了微商,他们没有成千上万的粉丝,就在在朋友圈卖货,吸引亲朋好友,实现销售与获利。
到现在,社交电商成了公认的风口,玩法越来越丰富,覆盖的人群越来越广泛,已经很难用某一类人群来界定。
从字面意思来看,社交+电商,即通过社交关系获取流量,继而完成商业变现的过程,是通过重视用户的社交关系,打造以“人”为核心,社交媒介为“场”的零售新模式。
由此可见,对商家或平台而言,社交对电商的本质价值就是利用去中心化的方式获取低成本流量,实现用户带来用户的裂变式增长。
1
移动互联网流量红利消失
目前,在移动互联网下半场的战斗中,流量红利早已消失殆尽。成熟平台依赖传统漏斗模型难寻增长,获客单价持续飙升,发展遇到瓶颈,中小平台在夹缝中艰难捕获流量,竞争乏力,难觅出路。
而社交电商提供了获取流量的新思路,充分利用了用户的社交关系,将传统的倒三角获客漏斗反过来,打造金字塔型的获客模型,相对轻松的实现流量自增长。
2
传统电商+技术的成熟
传统电商流量红利时代已过去,但电商零售增长势头不减,网购用户的人均支出也逐渐提升,预计2019年的人均支出将比曾经的2012年翻一倍多。
以淘宝为代表的传统电商哼哧哼哧干了15年,对国人线上购物的影响之深远是毋庸置疑的。
大前辈已经做好了用户教育的工作,shopping-online已经是主流的购物方式,哪怕对三线往后的下沉人群,也都不再是新鲜事物。再者,支付方式和供应链的发展和成熟,也为社交电商提供了必要条件。
3
小程序电商的繁荣
根据微信最新公布的数据,微信小程序数量超过100万,超过150万开发者加入,有2亿小程序日活跃用户。
另一组公开数据是,百度小程序月活超过30亿,发挥广告联盟的优势,走与微信“去中心化”不同的“中心化”路子,拉来快手、爱奇艺、58、携程、B站等合作伙伴,希望做到一套代码,在不同APP上运行小程序。
百度发挥广告联盟的优势,走与微信“去中心化”不同的“中心化”路子,并拉来快手、爱奇艺、58、携程、B站等合作伙伴,成立开源联盟,这些企业也将在各自旗下的APP支持运行智能小程序。
就在今年9月,支付宝小程序事业部成立,计划3年投入10亿扶持创业者。
除了BAT三巨头纷纷入局小程序,抖音也开始布局了小程序电商,多个百万级的抖音号中,批量出现关联淘宝的卖货链接。关于抖音短视频KOL的搜索量明显提升,广告主对于抖音的投放热情也是日益高涨,不少广告主已经在抖音平台实现了品牌传播。
4
用户消费行为的变化
层出不穷的新产品带来了快速迭代的娱乐方式和信息获取方式,用户在手机上的行为越来越碎片化、多元化,这种变化使得这届用户“见多识广”,追求个性化、追求与众不同,热衷于在社交软件上分享和获取信息。
比起传统电商平台的卖货模式,用户们更愿意相信身边人的推荐,和自己喜欢的网红分享,“种草”、“拔草”等词语也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所产生。
而用户行为的变化无疑会带来商业模式的变异,用户在哪,需求在哪,商机就在哪,社交电商应运而生。
读过这篇文章的人还读过:
4006199527